以“新工科的建设路径和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”为主题的名师大讲堂成功举办

发布日期:2018-10-30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  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新工科建设,10月29日教务处(教师教学发展中心)特邀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讲教师,新工科地方高校组两个联络人之一,汕头大学包能胜教授做客名师大讲堂,做了主题为“新工科的建设路径和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”精彩讲座。讲座由姜中珠副处长主持。

    包能胜教授结合各高校新工科建设情况,主要谈了新工科建设的发展历程、新工科建设的工作路线、汕头大学新工科建设实践、新工科建设的深层思考。包教授阐述了“复旦共识”、“天大行动”,“北京指南”分别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、规划路径及行动指南。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,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,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,开展“新工科研究与实践”项目。新工科专业包括:传统的学科转型、改造和升级而形成的新型工科,学科交叉复合、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兴工科,由应用理科等孕育、延伸和拓展出来的面向未来发展所兴起的新生工科。“天大行动”的六问深刻而形象回答了新工科建设主要内容:问产业需求建专业,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。问技术发展改内容,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。问学生志趣变方法,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,问学校主体推改革,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、自我激励机制。问内外资源创条件,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。问国际前沿立标准,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。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包教授认为,新工科可以理解为刚出现、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新兴工程学科、领域或方向,可以是一级、二级、或交叉学科,也可以是学科方向。新工科的特点是新颖,代表新的科技发展,与快速发展(包括发展潜力)的行业、工业和新经济联系紧密,由于新(Emerging),就可能有不确定性和含义不清楚等特征。

    包教授结合汕头大学 “智能制造”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实践,指出了对现有工程学科进行转型、改造和升级的新型工科的工作路线。首先需要思考好所办专业人才到底是什么样子、有什么更合适的途径来到达目标,有什么更好的给学生自我认知的东西等三方面的问题,体现出工作思路的科学性、培养方案的合理性、培养过程的规范性。包教授强调,新工科建设一定要有敢为人先、勇于探索的精神。

    本次讲座使参会教师对新工科建设的理念、建设模式、建设路径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,对我校做好新工科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。同时由“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”专业升级改造“智能制造”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、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价机制的构建,对推进我校的新工科专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
上一篇
下一篇